在高温干旱、虫害多环境下易发生的病毒病,按照往年的经验来说,已经不再发生了。然而,记者近日采访时,发现有的地方小黄瓜病毒病依然严重,甚至有人刚刚因为病毒病拔园的。
8、9月份定植的小黄瓜,天气依然炎热,发生病毒病不奇怪,可部分菜农10月份以后定植的小黄瓜,依旧有不少发生病毒病的,让人费解。近年来,病毒病发生有延后的趋势,尤其是10月1日前更换棚膜的部分地区,随着棚膜更换,刚刚收获的玉米田中的害虫可能大量迁飞进棚,造成病毒不断传播,而换膜后棚内光照瞬间增强三分之一以上,温度也更高,已经适应了较弱光照强度的蔬菜,被病毒侵染后很可能快速出现病毒病症状。可眼下,随着外界气温降低,食物大量减少,能够活动的昆虫越来越少,绝大多数害虫都已经产卵或找好越冬场所进入休眠状态。没有传毒的害虫,自然就没有病毒病发生了。那为何有的小黄瓜病毒病这么严重呢?
记者走访发现,当地种韭菜的非常多。而韭菜是多年生蔬菜,容易携带多种病毒,韭菜带毒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长势,降低产量,却没有明显的病毒病症状。这方面是经过试验验证的,近年来推广的脱毒大蒜、脱毒马铃薯、脱毒大姜等,同样管理条件下产量可以大幅提高。韭菜同样是多年生蔬菜,且一直到10月底、11月初,菜农才开始割除老茬。原本躲藏在韭菜田中的大量害虫,开始进行最后一次的迁飞。若棚室前后通风口、门口等处未设防虫网,就可能造成部分害虫迁飞进棚,传播进而诱发病毒。
病毒病发生后,再想通过喷药防治,几乎不可能。想要做好病毒病防治,关键在于抓好前期预防。对于秋末发生的病毒病,除了常规的喷药、培育壮棵等措施之外,菜农还应该抓住以下两点:
若棚外种植韭菜、草莓、果树等多年生作物比较多,秋末冬初仍要注重虫害防治,尤其是迁飞能力较强的蚜虫、粉虱等,要重点防治,减少田间害虫基数,对防止病毒病传播,减轻来年虫害发生都有好处。
更关键的是在棚室通风口处和门口处全面设置防虫网,切断害虫迁飞的渠道。做好了这一步,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病毒病发生。
不同小黄瓜品种抗病性差异很大,在同一个棚内,同样管理的条件下,有的品种病毒病发生严重,有的就少有发生。目前,市场上还没有完全免疫病毒病的品种,菜农应尽量选择抗病毒能力强的品种。
文章来源:北方蔬菜报官微(BFSC2014)